最近在 Kickstarter 上有個 LooBlade馬桶刷的新募資案,設計者 Garry Stewart 對許久沒有多大改變的馬桶刷,發想設計出了以矽膠代替毛刷清潔馬桶的全新方式,祈能提高讓人捏著鼻子清潔馬桶這苦差事的效率。
Stewart 提出了幾點 LooBlade 與傳統馬桶刷的優劣比較:
堵塞性(Clogging):
影片中分別將兩種刷子置入水中,水裡有數條藍色棉絮。使用傳統植毛式馬桶刷時,棉絮非常容易附著在刷面上;而用了 LooBlade馬桶刷則沒有任何棉絮附著於表面。
接著比較兩款刷子是否容易滴水 (Dripping):
將兩種馬桶刷放入水中後再取出輕甩,明顯看出傳統馬桶刷上面的毛刷束將水吸入每根毛之間的縫中,因此在輕甩時產生了許多水漬; 同樣的測試條件下,LooBlade 馬桶刷則幾乎沒有。
最後是刷子清潔效率的比較(Efficiency):
測試的方式是取兩面同樣大小的汙漬,將兩種刷子分別輕撥汙漬表面,傳統的馬桶刷只有表面幾根毛刷過汙漬, LooBlade馬桶刷則將汙漬清掉了一大半。
作為毛刷製造端的生產者,看到效果類似的產品,職業病地提出一些想法自是再自然不過。
首先是堵塞性測試,誠然 LooBlade馬桶刷沒有任何棉絮附著於刷上,應可推論在實際使用的時候,一些難以沖掉的長纖維可以輕鬆藉由 LooBlade 刮下,而不會沾黏在刷體上。
滴水性測試是令人心動的購買點,想想,我們在使用傳統馬桶刷後,毛刷束上飽含的水分,要甩乾也不是,不甩也不是,只好無視放入刷筒內(吧?)
效率測試則值得思考,傳統馬桶刷清潔的工作完全落在每一根毛的圓切面上,且輕刷時幾乎只有整個刷體的圓切線與汙漬碰觸,因此輕刷時在實驗中只有淺淺數痕;而 LooBlade 則藉著矽膠軟而具彈力的特性,輕刷時就能夠將汙漬刮除大半。
思考的點在哪呢?傳統的馬桶刷每根毛的「側面」幾乎沒有清潔效果,而是幾乎藉著毛的圓切面往復來回達到清除效果,其餘毛刷的部分只是提供了毛末端圓切面的支撐─或許就是因為如此,才會有後來研發出來開纖方式的毛刷產品吧!
此外,LooBlade在製作過程中也在矽膠內加入了抗菌成分,讓細菌更不容易滋生於刷體上。這部分其實傳統的馬桶刷也能做到,只要在毛料抽絲的過程中加入抗菌成分即可,不過通常因為成本的考量,牙刷類的毛刷產品比較會加入抗菌料。
最後,行文時特別注意通篇比較兩款馬桶刷時,都是使用「刷子」而非「毛刷」,畢竟 LooBlade 馬桶刷的刷體全部都是矽膠,何「毛」之有?至於會不會取代傳統馬桶刷?唔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另外一提,也有使用扭管刷的方式作為馬桶刷的毛刷產品,不過因為鐵絲本身的支撐力沒有植毛式的塑膠刷體好,市場上仍以植毛式的馬桶刷為主流。
LooBlade 馬桶刷已經達到募資目標,有興趣的訪客可以到 Kickstarter點選他們的專案贊助,也可以到 LooBlade官網http://looblade.com/或 LooBlade的推特隨時追蹤他們的最新訊息。